辽宁典型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发布日期:2025-04-22
来源:中国质量报
浏览量:27

微信截图_20250422095738.png

  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4年“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中,辽宁省被评为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省份,成为向全国推广的10个典型经验省份之一。
  据介绍,2024年以来,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综合质量水平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需求,深入实施提升行动,“点线面链”多维发力,精准施策,持续帮扶,把提升行动打造成辽宁认证工作新名片。
  定“点”聚力,树标立范。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立足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强化问题导向,充分调动认证机构主动性、积极性,遴选确定提升行动试点企业68家,组织“专家团”“智囊团”到试点企业全面调研诊断,为小微企业出具“体检诊断报告”,运用市场监管总局试点成果和ISO9001标准靶向施治,对症下药,帮助试点企业建立和实施完整、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让企业在质量管理中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经营效益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目前,辽宁省已有67家企业主动申请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形成优良案例18个。该省各地市市场监管局组织质量技术机构深入企业,常态化把脉问诊,当好服务员,面对面为企业提供质量帮扶,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共树立标杆企业108家。某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产品合格率从68%提升至90%,成品率从80%提高到95%,销售额同比增长20%,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


  多“线”发力,积微成著。2024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对接省内金融机构,启动质量认证贷,对获证企业分类建档,以证强质、以质增信、以信融资,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获证企业按照协议落实优惠利率,做到应贷尽贷,合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51亿元,有效促进企业减负降本增效,金融领域采信认证结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地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金融等部门沟通协调,创新工作模式方法,在资金安排、金融信贷、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方面合力推进提升行动,帮扶小微企业近千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5家,依托邮储银行“千亿送贷”合作项目为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2亿元。辽阳市市场监管局与市金融办、市财政局联合创新融资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12家驻辽认证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扶指导192家企业优化生产流程、规范现场管理、整改不符合项等,并减免认证费用14万余元。


  拓“面”延“链”,立体推进。辽宁省各地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围绕区域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2024年开展提升行动区域试点14个,发挥“链主”作用,带动链上企业共建质量管理体系“朋友圈”,覆盖518家企业,梳理产业共性质量问题39个,已有效解决31个。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一市一试点、一域一特色的工作格局,兴城泳装产业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第二批区域试点。营口市围绕汽保工业园开展区域试点,成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面向汽保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已有65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2家企业获得IATF16949认证,带动新增就业1600余人,带动产业产值增加1.3亿元,生产总值达到108.4亿元,汽保产业产能占全国1/4。

推荐资讯 换一换
{{item.title}}
来源:{{ item.source ? item.source : '暂无数据' }} {{ item.pubdt }}